广西信息网 - 收集互联网各类热门信息网站,提供便民发帖,本地生活服务等!

广西信息网

当前位置: 广西信息网 > 龙亭区 > 放纵成瘾的年轻人,早就“不行了”

放纵成瘾的年轻人,早就“不行了”

提名当代年轻人耳朵听起茧子的话,父母那句“注意身体”,一定是当之无愧的前三。

年轻能“熬”,成了大家默认的共识,但“熬”出毛病,又后悔不已。

前段时间,知名电竞选手Uzi宣布退役。

退役的原因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2型糖尿病。

声明里,他说自己去年体检时查出了糖尿病。

如果继续严重下去,很快还会出现并发症。

印象中,糖尿病似乎是叔叔爷爷辈的常见病。

而Uzi,今年才刚刚23岁。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19年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目前全世界共有4.63亿糖尿病患者,成年人(20~79岁)的糖尿病患病率达到了9.3%。

如今,各种“老年病”似乎都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

这届年轻人表面放纵,但背地里,可能早就“不行了”。

随时可能倒下的年轻人

要问当代年轻人最害怕什么,答案一定有——

体检。

每次体检,要提前一周做好心理准备,紧张程度堪比参加考试。

接收体检报告的那一刻,心跳开始加速。

看着体检报告上的一个个“异常”,就像看到了满卷子的红叉叉。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63.6%的年轻人都有过害怕看体检报告的经历。

除了不敢直面日益上涨的体重,更可怕的还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胆囊息肉、乳腺结节……

这些病原本是“老年人专属”,却实实在在成为了年轻人的困扰。

在中国,大约有3亿高血压患者。

其中18~24岁、25~34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6.1%。

35~44岁的高血压患病率也高达15%。也就是说,大约每7个35~44岁的成年人,就有一个患有高血压。

高血脂和高尿酸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显示: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

高尿酸带来的痛风患病率也逐年上升,达到了1%~3%。目前,中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约为48岁,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带来的,是后续的健康风险。

比如Uzi患上的2型糖尿病,并发症就包括了肾功能衰竭、视力减退、神经损伤等等。

随之而来的,还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网友“卡卡Prancil”曾经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突发脑出血的经历。

没有任何预兆,自己在家中突然后脑勺阵痛。

紧急求助朋友,随后被120送到医院,整整九天,都躺在医院里。

20多岁的年纪,就突发脑出血。

这样让人后怕的惊险经历,引起了上万次转发。

网友“卡卡Prancil”曾经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突发脑出血的经历,引起数万转发 / 微博@卡卡Prancil

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毛病”的年轻人,可能在体检报告上才暴露真相。

在某综艺中,武艺反复纠结,才下定决心去医院体检。

结果,1990年出生的他,已经患有眼结石、轻微脂肪肝……

屏幕外的嘉宾看着不敢相信:他才那么小就有脂肪肝?

“25的年纪,70岁的身体。”

真不是调侃,而是发生在年轻人们身上的真实案例。

好好的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沦落”到今天这一步的?

体检单背后的真相

熬夜、长期偏爱高盐高糖食物……年轻人们的饮食作息,或许早就暗中埋下伏笔。

就拿吃饭为例,顿顿外卖的范丞丞,是多少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摊在床上点外卖的范丞丞 / 我就要这样生活

外卖为了保证味道,总离不开高油高盐。

水煮肉片、鱼香茄子、糖醋里脊……一顿饭下来,热量、脂肪、盐、糖摄入量就可能超标了。

即使是周末和朋友约会,最常点的还是重口味的火锅和烧烤。

工作日下午困了,来杯布丁奶茶。

加班累了,来块提拉米苏。

吃东西被看作改善心情、缓解压力的方式。

因为“脑子和身体空了,胃总要被塞满吧。”

工作压力越大,就越想用美食安慰自己。

大家常常调侃:

“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两顿火锅带来了快乐,可也带来了超量的油盐。

2010年,中国居民食用油和食盐人均每日摄入量达到了49.1g和10.6g,约是WHO推荐摄入量的2倍。

心脏病、脑卒中、脂肪肝,都伴着高油高盐饮食而来。

浸满油的烧烤 / 人生一串2

时间一长,压力有没有小不知道,但身体倒是吃垮了。

吃得多,是源头之一;动得少,则成为“帮凶”。

每个工作日,总要连续几个小时坐在工位上。

回家之后,又恨不得立刻瘫在床上、沙发上。

一天下来,唯一的运动就是上下班通勤。

年轻人最激烈的运动,可能就是从沙发躺回床上 / 我要这样生活

不爱动的成年人,恐怕还没意识到久坐带来的危害。

大量研究都已经证实,久坐会增加各种疾病的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等,而且和更高的死亡风险相关。

晚上,折腾的步伐也不会停止:熬夜开始了。

有的人是忙着工作,但更多人只是单纯想多玩会儿手机、多刷几集剧来“报复性熬夜”。

毕竟,白天都已经贡献给工作、社交了,只有晚上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早睡一分钟都是浪费。

周末的时候,更是日夜混乱,作息颠倒。

凌晨四点睡,中午十二点起,才是对假期最基本的尊重。

不规律的作息,很容易干扰身体的昼夜节律,进而导致代谢异常,内分泌紊乱,引起各种内分泌疾病。

经常睡不够的人,更容易长胖。

一天两顿外卖、在工位上一坐一整天、熬夜刷手机不睡觉……是年轻人无奈又心酸的生活真相。

这样的生活,自然产生了无数的“过劳肥”。

很多人毕业的时候还是精神小伙,工作两三年就变成了带着大肚腩的中年大叔。

长出的十几斤肉,都是被社会捶打的印记。

你还年轻,别再任

年轻人,总是不把身体当回事儿。

刷夜蹦迪、通宵加班、抽烟、喝酒……仗着年轻,做什么都毫无顾忌。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不会有问题。

熬了一个通宵,睡一觉也好像轻松就恢复了精力。

于是更加肆无忌惮、心安理得,自我安慰“年纪轻轻的,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微博上有个段子:

“妈妈劝我不要再抽烟喝酒了,不然体检的时候一定会查出病来的。听从了妈妈的话,我就再也没去体检过。”

面对体检时的“鸵鸟心态”,是当代成年人的普遍印照。

从前,体检只不过走走过场。

现在大家心知肚明,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身体一定有什么指标是不够正常的。

于是,所有隐隐的担忧都变成了“只要不体检,就没有病”的掩耳盗铃。

平常照样喝酒吃外卖,心血来潮办张健身卡,也坚持不过一周。

偶尔看到一些年轻人猝死的新闻,可能会担心几秒,但丝毫不会影响当晚的熬夜。

直到真正进了医院才会惊觉,自己把身体糟蹋坏了。

像高血压、糖尿病这种慢性病,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可能只是偶尔的一次头晕、头疼、低血糖,很容易就被忽视了。

有研究显示,青年群体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要低于中老年群体。

你还可能关注到的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电脑技术网的观点或立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