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信息网 - 收集互联网各类热门信息网站,提供便民发帖,本地生活服务等!

广西信息网

当前位置: 广西信息网 > 龙亭区 > 屠呦呦:从北大走出的诺奖获得者

屠呦呦:从北大走出的诺奖获得者

编者按:北大有着“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两弹一星”到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从成功提取青蒿素到联合研制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北大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领域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性科研进展和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后来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持续引领时代进步、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当前北大正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北大新闻网特开设《初心•使命》专栏,讲述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故事,以激励北大师生弘扬科学报国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时代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当地时间12月10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中国科学家、北大校友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和证书,祝贺的掌声久久回荡在会场中。

诺奖委员会在致屠呦呦的颁奖词中写道:“青蒿素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疟疾患者的生命。”这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这令北大人欢欣鼓舞。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周程教授。作为一名科技史学者,周程长期关注诺奖以及中国有望冲击诺奖的相关资料,屠呦呦及青蒿素恰恰是他一直关注的。经过周程的介绍,我们得以走进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

04527254d7e64f90a8108d20fc2f9648.jpg

屠呦呦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小雅·鹿鸣》描写了鹿儿呦呦鸣叫,啃食原野上的蒿草的场景,屠呦呦的名字正出于此。也许当时不会有人想到,后来,她的一生竟真的与一种神奇的小草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0年,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在大部分人眼中,年少时的她文静、低调,也许并不起眼。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2月11日首发的书籍《屠呦呦传》中,我们得以了解屠呦呦考取北大时的心情:1951年夏末,屠呦呦接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在接受完高中教育后继续读大学,屠呦呦觉得自己很“幸运”。她毅然选择了药学系生药专业作为第一志愿,自此正式踏上了药学研究的道路。从北京医学院毕业之后,屠呦呦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在这里,她参加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当时,国内开设药学系的大学寥寥无几,北大医学院药学系是其中翘楚;后来在中医研究院,她更加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

彼时正是1960年代初期,世界不少地区出现恶性疟原虫对当时的抗疟药——氯喹产生抗药性的问题。众所周知,疟疾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越南战争的升级,也使得疟疾成为越南土地上健康问题的重大威胁。

在这一背景下,1967年5月23日,中国“523”任务启动,重点研究解决抗药性疟疾的治疗药物、抗药性疟疾的长效预防药及驱蚊剂等3个问题。1969年1月,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接受“523”任务,研究抗疟中药。当时在研究所中担任研究员的屠呦呦被任命为组长。周程介绍说,小组成员还包括同为北大校友的于亚纲。

屠呦呦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引用了化学家路易·帕斯特的一句话:“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而屠呦呦的“机会”,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一次“临危受命”。

深入宝库采明珠

中药青蒿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沿用历史,然而,从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异常艰辛。

接受任务后,屠呦呦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防疟抗疟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这其中也包括青蒿。然而,青蒿的抗疟表现并不好,一度被研究者们排除,研究陷入停滞。

屠呦呦再次认真翻阅了相关古代文献。她发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意识到,青蒿入药需通过“绞汁”,而非传统水煎。这是否意味着青蒿素提取过程需避免高温?

屠呦呦重新将目光锁定于青蒿。她提出采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日,用这种方法分离获得的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本显示,其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

然而,此时的他们距离临床上有效控制疟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还可能关注到的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电脑技术网的观点或立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